根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和《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经中心学术委员会批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申报正式启动,现将课题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论述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时代特点和任务要求,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学术研究,推出有理论高度、应用深度、引领学科发展的优秀成果,为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二、申报内容与范围
(一)此次课题申报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紧密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关研究进行申报。
(二)申请人可直接选择指南中的相关选题进行申报,也可围绕指南结合自身专长和研究基础,自拟课题题目进行申报。自拟课题名称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
三、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课题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其中,青年课题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岁;在校博士研究生可申报青年项目或自筹项目。
(二)每位申请人作为课题负责人同年度限报1项,所列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5人)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三)已获得其他各级项目课题资助的,不得以相同题目重复申报本研究中心课题。如在立项后被发现有违规者,立即终止相关课题,并取消课题申报人三年内申报本中心课题的资格。
四、选题类别与经费资助
本年度申报类别分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和自筹课题四类。其中,重点课题立项资助经费1万元,一般课题立项资助经费0.5万元,实际资助经费以立项通知为准。青年课题一般不资助经费,若结题结果为良好等级,资助经费0.3万元;优秀等级,资助经费0.5万元。自筹课题,经费自筹。中心原则上根据申报类别批准立项类别。课题经费分立项、结题两次发放,分别发放总经费的40%和60%。
五、申报程序与说明
(一)申报材料包括纸质申报材料和电子申报材料,包括课题申报书及论证活页(见附件二)。
(二)课题申报的受理时限为即日起至2025年6月8日止(以快递发出时间为准)。申请人须于截止日期前将审查合格的课题申报书及论证活页纸质版报送至本中心,电子版以“单位+姓名+2025精神谱系研究中心课题申报材料”命名同时发送至本中心邮箱(闫老师:1121939990@qq.com),逾期不再受理。申请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须对课题申报进行资格审查并签章。
(三)课题申报书及论证活页纸质版采用A3双面打印,中缝装订。其中,课题申报书原件一份,需加盖单位公章;论证活页一式三份,每份单独装订。
(四)邮寄方式:建议以顺丰速运邮寄。
(五)联系方式: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999号37000cm威尼斯,陈凡老师(收),邮编:611756,联系电话: 13890602305,028-66367807。
六、成果验收与结题要求
(一)课题立项结果请留意中心官网通知:
/jspxyjzx.htm
(二)课题如获准立项,课题负责人在课题执行期间须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原则上须按照课题申报书中承诺的结题成果形式和数量来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成果验收以课题申报和立项公告所示结题要求为准。
(三)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重点课题研究时限一般为2年,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及自筹课题研究时限一般为1年。研究过程中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结项者,申请人须提交延期结项申请并报本中心审批,通过后可适当放宽1年。课题所有成果应在显著位置署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课题编号:XXXX)资助成果”。
(四)结题成果形式包括专著、工具书、系列论文、调研报告等。重点课题应至少发表CSSCI来源刊物(含CSSCI集刊、扩展版)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或出版专著(含工具书)1部,或部省级及以上单位(领导)批示(签章)的研究报告;一般课题、青年课题或自筹课题应至少发表1篇省级普刊,或入选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或县级(含县级)以上单位(领导)批示(签章)的研究报告。
(五)其他结题要求,具体另行通知。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中心
(37000cm威尼斯代章)
2025年5月15日